首頁 > 文章詳細
乳山大花生典型特征特性描述
發布日期:2022-09-02 10:06:53
【關閉】
乳山大花生典型特征特性描述
《中國植物志》記載:“花生宜氣候溫暖,生長季節較長,雨量適中的沙質土地區,在我國,山東生長最佳”。山東大花生的主要產地是膠東地區,而乳山則是膠東重要的花生產地。
一、乳山大花生典型特征特性描述
乳山大花生果型較大、籽粒飽滿、皮白仁紅、香脆可口,生食香中帶甜,口感尤佳。可加工成脫皮花生仁、花生果、分級花生仁、油炸花生米、風味花生等系列產品。乳山大花生生長期長達170~180天,氨基酸合成比較全面,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較高,營養豐富等優良特點,有“長生果”“萬壽果”之稱。
乳山大花生含有13種維生素和26種礦物元素,不含膽固醇和反式脂肪酸。蛋白質≥23.0%、脂肪42.0~45.0%、棕櫚酸8~10%、硬脂酸3~5%、油酸50~55%、亞油酸≥26.0%。其中油酸含量達到53.0%、油酸/亞油酸比值為2.0。
二、特殊的自然環境條件描述
1、氣候條件
乳山境內屬暖溫帶東亞季風型大陸性氣候,與同緯度的內陸相比,具有氣候溫和、溫差較小、雨水豐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的特點。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635.5小時,年平均氣溫11.6℃,2000年到2008年冬季極端溫度為-14度,年大于 0 ℃以上的有效積溫時間為4230小時,歷時281天,年無霜期206天,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0%。
2、土壤條件
乳山屬膠東低山丘陵區,山丘起伏和緩,溝壑縱橫交錯。東、西兩側和北部多低山,間有山地、丘嶺、平原三類地貌,地勢呈簸萁狀由北向南臺階式下降。境內山地平均海拔300米以上,占總面積的22.4%;丘嶺海拔100-300米,占50.3%;平原占27.3%。土壤類型多樣,有棕壤土、潮土、褐土、鹽土4個土類、8個亞類、15個土屬、153個土種。其中棕壤土分布最廣,可利用面積180萬畝。土壤有機質含量5-15g/kg之間,ph值平均為5.2,土體深厚,質地較好,保供性能好,富含鋅、鐵、硼、鈣、鎂、鉬等微量元素。
3、水文條件
乳山年平均降水量813mm,地下水源充足,水質清澈,無污染,水利條件配套齊全,農田排灌設施配套,達到了旱能澆、澇能排。灌溉用水含總鉛、總鎘、總汞、總砷、鉻、鈉、氟化物、氰化物、氯化物、PH值均符合標國家灌溉水質標準,適合大面積灌溉。
三、人文歷史和知名度描述
乳山花生種植歷史達200年之久。據史料記載,清嘉慶十年(1805年)夏,福建商人莊慕陶攜長生果(花生)一袋,以祝壽之禮,獻給歸故里省親的知府李宜升(海陽鳳城人),李宜升嘗之味佳,遂吩咐家人種之。是年秋,李宜升將所收獲的花生果分與鄉親們栽種。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花生傳至海陽東鄉各村(今乳山境內西南部);至道光年間,傳及膠東各縣。
建國后,乳山花生種植不斷得到發展。70年代中期,乳山成為山東省花生生產基地縣,并擔負著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的部分食用油供給。80年代后,隨著花生種植技術的更新、推廣,種植面積及產量大幅提高。2010年,全市花生種植面積達30萬畝(其中出口花生種植面積22萬畝),總產量7.5萬噸,主要品種有花17、花39、8130、花育22號等。2008年乳山全面實行花生標準化種植,統一生產操作技術規程。2009年始承擔全國花生高產創建活動。2010年創建全國綠色食品花生原料基地,現已進入驗收階段。
四、特殊的生產方式和栽培技術描述
(1)播期:地下5-10cm地溫連續5天穩定在15℃以上時,為花生適宜的播種期。一般覆膜花生播種時間為5月上旬,露地仁播為5月中旬。
(2)足墑淺播:播種層的土壤水分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即耕作層土壤手握能成團,手搓較松散,最有利于花生種子的萌發與出苗,故可隨時播種。土壤水分低于最大持水量的60%或高于70%時,應造墑或晾曬1-2天再播種,以免落干或爛種。播種適宜深度,覆膜栽培3-3.5厘米為宜,露地栽培5厘米為宜。
(3)合理密植:通常播種方式有覆膜和露栽兩種。露栽有平種和起小壟單行播種。目前高產栽培,以起大垅播種、覆蓋地膜方式為主。一般垅距85-90厘米,一壟雙行。壟上小行距35-40厘米,穴距
15-16厘米,每畝種植0.9萬—1萬墩,每墩2粒種子。
(4)覆蓋地膜:覆膜栽培選用地膜厚度為0.004-0.005毫米,覆膜前每畝用金都爾80-100毫升,兌水60-75公斤噴均,防止雜草叢生。
大力推動機械覆膜規范化栽培技術,即選用先進的花生播種機把花生扶壟、淺播種、均勻噴藥、集中施肥、合理密植、嚴格覆膜和順
壟壓土7條規范化播種技術用機械一次性完成。
(5)輪作換茬:花生栽培實行2-3年輪作,與小麥、玉米、甘薯、蔬菜等輪作均可。
(6)田間管理:
露地栽培:適時清棵蹲苗。當花生苗有兩片真葉展開時,及時把埋在土中的兩片子葉清出,使第一對側枝露出地面,促進生長和花芽分化。清棵時先用大鋤破垅,后跟小鋤清棵,深度以露出子葉節為準,深鋤地?;ㄉ雒缰潦蓟ㄇ?,視土壤墑情用大鋤深鋤壟內,淺劃壟背2-3遍,地濕能散墑提溫,地干能保墑防旱,促進主根深扎和枝多棵壯。
地膜覆蓋栽培:在花生幼苗頂膜時,及時開膜孔釋放幼苗,并隨即蓋上松散的濕土3-4厘米,以利避光引苗出土,幼苗2片真葉時及時清除膜孔上的多余土堆,將壓在膜底下的側枝摳出膜外,釋放第一對側枝,起到自然清棵的作用,培育壯苗。
足墑覆膜花生,苗期一般不需要澆水。到花針期和結莢期遇干旱要及時澆水,而且澆水量要足。澆水時,采取溝灌潤澆,以保證花生正常開花結實和莢果充分膨大,提高飽果指數,增加產量。遇到連續陰雨天氣,要注意及時排水,以防澇害。高肥水條件下,往往易引起花生植株徒長而過早封垅,可通過調節水肥,減少施肥量和灌水量。對徒長的花生(花生下針至結莢前期株高超過40厘米),采取人工去頂的方法或每畝用壯飽安可濕性粉劑20克,加水30-40公斤噴施。
合理施肥改善植株的營養條件,提高其抗病蟲能力。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適施化肥,增施復合鉀肥及各種微肥;施足底肥,結合噴施葉面肥;杜絕使用未腐熟肥料。
(7)病蟲害防治:
花生病蟲害防治,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突出生態控制,應用農業、生物、物理和化學相結合的綜合防
治技術。嚴格控制農藥殘留不超標,嚴禁使用國家規定的禁止使用的
高毒、高殘留或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的農藥。使用農藥時要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書科學操作運用。
(8)適時收獲,確保質量
花生群體大部分莢果果殼硬化,網紋清晰,果皮外表呈現鐵青色,果殼內壁發生青褐色斑片,即所謂“鐵里”或“金碗”,這時應及時
收獲。收的過早、過晚均影響產量和質量。
花生收獲時,應將覆膜花生田的殘膜全部揀凈,以防地膜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和保證下茬作物增產。用蓋膜花生秸稈作牲畜飼料的,應把殘膜撕凈,以避免牲畜食入。
收獲的花生應及時曬干入庫,確保不霉變,花生貯藏、運輸、加工所用的場地、設備及包裝等都必須具備安全、無污染的條件。
五、產品市場前景廣闊描述
近年來,乳山把提高花生產品質量安全、提供優質原料基地始終放在第一位,有力地支撐了花生加工企業的壯大發展。全市現有花生加工企業5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4家,年加工能力5萬噸,年出口量近2萬噸,烤大花生果、油炸花生仁等系列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其中生食花生仁出口量全國縣級排名第五,花生制品出口量全國縣級排名第二、膠東地區排名第一。
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全市的綠色花生及有機花生的種植面積迅速擴大。華隆食品公司和金果花生制品有限公司已獲得綠色食品標志,都擁有自己的綠色花生基地,華隆食品公司擁有有機花生食品生產基地2處,這些基地的建立,也為全市的花生出口奠定了良好基礎。華隆食品公司、金果花生制品有限公司分別生產的“東寶”牌油炸花生仁、“海洋”牌烤花生果都被評為“山東名牌產品”,成為享譽海內外的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