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大花生對比同類產品的特點
乳山大花生對比同類產品的特點
“全國花生看膠東,膠東花生看乳山”,作為山東省優質花生主產區,乳山大花生以果型較大、籽粒飽滿、色澤鮮艷、清脆香甜,在國內外市場享有較高聲譽。全市花生播種面積達30萬畝,總產量8.4萬噸,品種主要有花17、花39、8130、花育22等,花生主要食用、加工出口為主。乳山位于膠東半島東南端,相對于魯中西區域,花生品質上有明顯差異。
一、地理環境差異。
花生品質與自然地理環境關系密切,是影響花生品質的主要因素。乳山屬膠東低山丘陵區,間有山地、丘嶺、平原三類地貌。花生以丘陵春播為主,乳山具有相對獨特的地理位置,相比魯中西平原地區,更利于保持花生獨特品質特點。
1、氣候特點。乳山屬暖溫帶東亞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都較明顯,與同緯度的內陸相比,具有氣候溫和、溫差較小、雨水充足、無霜期長的特點,境內山嶺起伏,植被茂密,各種植物能夠產生大量的負氧離子。
2、熱量。熱量資源是影響花生生育與產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乳山年平均氣溫在11.1-12.6℃,大于0積溫為3924-4132℃,大于15積溫為3287℃。自2月18日前后氣溫回升最晚,有利于土壤保墑及延遲病蟲害的發生。自10月26日前后氣溫回落最晚,有利于花生籽粒的生長和營養成分的積累與轉化。乳山地區無霜期為膠東半島之最長,因受海洋性氣候影響,溫差較小為7-10℃,使花生體內營養成分積累較為平和,口感達到上佳。
3、光能、輻射能。乳山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故光照充足,適合花生生長,年日照時數為2500-2900h,年日照百分率為62-65%,高于其他花生產區。
4、降水。自然降水是作物水分供應的主要來源,乳山地處沿海,降水充分,且分布均勻,全年平均降水量在850mm以上,9月份是花生飽果成熟期,降水均勻對花生生長十分有利。
5、土壤狀況。乳山以沙壤土、棕壤土為主,據檢測,當地土壤富含鋅、鐵、硼、鈣、鎂、鉬等對人體有利的中、微量元素,而對人體有害的鉛、鎘、砷等元素含量很低。速效磷含量較之其他地區較高,土壤PH值略偏酸性。
二、品質特征。
1、外觀。乳山大花生莢果大、果形細長、網紋清晰、皮白少斑,顏色較西部地區發黑發黃有明顯差別,與花生品種和土質有很大關系。籽仁橢圓飽滿、色澤鮮艷,種皮里外粉紅、無爆裂現象。花生莢果以2粒居多,少部分3粒以上,百粒重一般100~200克。
2、內在品質。乳山大花生以食用、加工和出口為主,優質指標包括蛋白質含量和口味等,無黃曲霉毒素,農殘指標都低于國家規定值,均優于魯中以西地區。
(1)蛋白質。經檢測,乳山大花生子仁中蛋白質含量高達30-36%,比瘦牛肉高3.6倍,比瘦豬肉高3.9倍,比雞蛋高5.8倍,比牛奶高23倍,且基本不含膽固醇。花生蛋白質的可消化率高,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在花生蛋白質中含有豐富的人體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據研究測定,在熱縮情況下,花生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沒有明顯變化,為花生產后深加工提供了非常好的有利條件。高蛋白質、深加工營養成分不破壞,成為眾多國外商家的指定生產基地。
(2)口感。乳山大花生糖度在5.8%左右,粗纖維4.8%左右,含油量在40%左右,較之魯中西地區花生含油量低,含糖量高,粗纖維比例高。故乳山大花生口感香脆潤甜,不膩人,食用和加工出口為主,乳山大花生出口以日本市場為主,占總量的90%以上。乳山大花生出油率低,但花生油氣味清香,滋味純正,是人們喜愛的食用油。
(3)花生油脂肪酸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80%左右;飽和脂肪酸20%左右,可滿足人體的生理需要。同時花生中的有效成分(亞油酸)能延緩人體細胞衰老,促進腦細胞發育,保護血管、防止硬化,增強記憶力。
種植區 蛋白質(%) 脂肪(%) 糖度(%) 油酸(%) 亞油酸(%) |
乳 山 31.9 47.8 5.8 51.0 28.4 |
魯中西 27.3 50.5 4.7 53.3 24.5 |
乳山大花生與魯中西主要品質指標比較
數據來源:依據乳山花生加工相關單位檢測報告和山東花生研究所有關數據歸納總結
乳山大花生的脂肪和蛋白質含量
脂 肪 蛋白質 |
乳 山 樣品個數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樣品個數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個) (%) (%) (%) (個) (%) (%) (%) |
10 47.8 51.6 44.1 10 31.9 36.2 27.5 |
三、監管到源頭。農藥殘留對花生品質安全是一個關鍵的因素。近年來乳山市全面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加大對農資農藥市場監管,從源頭上杜絕違禁農業投入品進入市場。按照高標準、高起點地要求,在全國率先將日本、歐盟禁用的乙草胺主動列入禁用目錄,花生品質得到充分地保證。
結論,乳山大花生由于獨特的地理自然環境,土壤、水、大氣、溫度等非常適宜花生生長,使乳山大花生具有據特的品質特點,深受消費者歡迎,花生以食用、加工和出口為主,是國家花生出口基地。
乳山市農業環境保護站 張強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七日